公司刚成立时,老板们往往面临一个关键抉择:是先注册商标,还是先开门营业?
现实中,90% 的老板因为急于抢占市场,选择先营业后注册商标,最终却为这个决定付出了沉重代价。
今天,甄标就来捋清其中的门道,帮你做出正确选择。
一、先营业后注册,风险无处不在
1、商标被抢注,前期投入打水漂
不少老板认为,先把生意做起来,有了一定知名度再注册商标也不迟,但恰恰是这个 “拖延症”,给了他人可乘之机。
某连锁烘焙店刚成立时,凭借独特口味迅速积累了一批回头客,老板一心扑在拓店和运营上,迟迟没注册核心商标。
没想到半年后,有人抢先注册了相同商标,导致这家烘焙店不仅无法继续使用该品牌名,前期花在装修、宣传、包装上的几十万元投入全部白费,还得重新花钱改名,客户流失严重。
2、陷入侵权纠纷,面临高额赔偿
未注册商标就投入使用,还可能无意中侵犯他人商标权。
一家新兴茶饮公司推出的 “青柠季” 系列饮品很受欢迎,老板没注册就大面积推广。
不久后,收到了某知名企业的律师函,对方早已注册 “青柠季” 商标,要求赔偿 50 万元。
原来这家茶饮公司的品牌名和对方商标高度近似,虽然老板是无心之失,但仍因侵权面临巨额赔偿,刚起步的生意差点因此夭折。
二、先注册后营业,为发展筑牢根基
1、锁定品牌专属权,避免后期被动
提前注册商标,能从源头锁定品牌专属权,让企业在起跑线上就占据主动。
某科技初创公司成立之初,就将 “智联芯” 这个商标在核心类别和相关领域全部注册。
随着业务扩张,他们推出的智能硬件产品凭借这个商标快速打开市场,即便后来有同行想模仿,也因商标无法得逞。
这家公司用一个注册商标,为品牌筑起了一道 “护城河”,后续发展顺风顺水。
2、降低维权成本,提升品牌信任度
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一旦遇到侵权行为,企业能依法维权,且维权成本更低。
反之,未注册商标的维权不仅难度大,还可能因证据不足败诉。
此外,消费者更信任有注册商标的品牌,看到产品上的 ® 标志,会默认这是正规企业的产品。
某母婴用品公司成立时就注册了商标,在宣传中突出 “已注册商标” 的信息,比同类未注册商标的竞品更易获得家长认可,开业首月销量就领先同行 30%。
三、正确操作:注册与筹备同步,实现无缝衔接
当然,先注册不代表要等商标完全审批通过再营业,两者可以同步推进。
商标注册流程通常需要8-12个月,企业可以在提交注册申请后,一边等待审批,一边进行开业筹备,比如装修、招聘、采购等。
等正式营业时,商标可能已经进入初审公告阶段,既不耽误开业进度,又能提前锁定品牌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在商标审批期间,企业可以使用商标,但需标注 “TM”(表示正在申请中),不能标注 “®”(只有核准注册后才能使用)。
还要密切关注商标局的审查动态,若收到补正通知,及时回应处理,确保注册流程顺利推进。
公司刚成立时,商标注册和营业并非 “二选一”,而是要把握好节奏,先提交注册申请,再同步筹备营业。
这种方式既能规避商标被抢注、侵权的风险,又能让企业快速启动市场,实现 “品牌保护” 与 “业务发展” 两不误。
如果您需要进行商标布局、商标转让,还是进一步帮助,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甄标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