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板选商标时,一看到低价就动了心,生怕错过 “捡漏” 机会。可殊不知,商标交易里藏着太多 “隐形坑”:有人花几千买的商标早已过期,有人付了钱才发现商标正被起诉,最后钱标两空不说,还耽误了生意起步。
购买商标时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得先把 “安全隐患” 查清楚。今天就给大家拆解3个必看的 “安全锁”,学会这几点,能避开90%的骗局!
一、状态锁——先查商标 “健不健康”
很多人买商标时,只关注名字好坏,却忽视了它的“健康状况”。其实,买商标就像买二手车,得先查查它是不是“带病运行”。
要避开过期失效的“废标”。商标有效期为10年,到期若不续展就会失效。曾有老板急着开店,买了个快过期的商标,结果商标被注销,前期投入全都打了水漂。
要留意正在“打官司”的商标。这类商标看似正常,实则处于异议、无效宣告等程序中。有人买下商标准备宣传时,突然收到法院传票,陷入长达数年的纠纷,生意根本无法正常开展。
还要小心有被撤销风险的商标。如果商标连续3年未使用,任何人都能申请撤销它。要是买到这种“休眠商标”,很可能刚投入使用不久,就被撤销收回。
查商标状态很简单,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输入商标注册号,查看有效期、有无“异议”“撤销”提示及最近使用记录,确认无误才算过了第一关。
二、权属锁 —— 确认卖家是 “真主人”
在商标权属方面,存在一些容易让人陷入困境的状况。不少商标是夫妻、合伙人共同所有的共有商标,若在转让时没有取得所有共有人的同意,仅其中一人签字就完成交易,后续其他共有人极有可能以侵权为由将你告上法庭。
有家公司就遭遇过这样的糟心事,买下商标使用了半年,突然被商标共有人起诉,最终不仅被迫停止使用该商标,还得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在交易前一定要核实商标权属。你可以要求卖家出示商标注册证原件,认真比对注册人名字与卖家提供的身份证或者营业执照上的信息是否相符。
三、范围锁 —— 别买 “缺斤少两” 的商标
商标得和咱们的生意“严丝合缝”,不然买了也是白花钱,就像买衣服得合身,商标使用范围必须能精准覆盖业务。
商标交易存在范围陷阱,一是类别不全的“残标”,商标分45类,不同业务对应不同类,有些商标仅注册某小类,用于其他业务会侵权;
二是近似商标没一起转,按规定相似商标须一同转让,若卖家有多个近似商标却只转一个,后续他可能用其余近似商标抢生意,购买方还难以维权。
为避开这些陷阱,要先列清核心业务,再让卖家提供“商标核定使用商品/服务项目”清单,对照业务确认是否全覆盖;最后去商标局查卖家名下近似商标,要求全部写入转让合同。
买商标切不可只图便宜,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大家务必牢记,先仔细核查商标状态,确认无误后再付款;同时,要确保商标使用范围与自身业务精准匹配,范围对不上坚决不买,合同条款模糊时更不能掉以轻心,谨慎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避开商标交易中的诸多风险。
以上就是今天甄标分享关于《商标转让光便宜没用!关键要看这3个“安全锁”》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
点击这里:https://www.zhenbiaow.com/index/index?source_type=14&admin_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