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当红色封皮的商标注册证递到手上时,才突然意识到:对创业者而言,商标不是可有可无的 “名字”,而是让公司从 “雏形” 走向 “合规运营” 的关键一步——这一刻,公司才算真正有了 “身份”,真正 “活” 了起来。 甄标分享~
一、踩坑预警:先做业务再注册商标,前期投入可能全白费
商标局审核遵循“申请在先”原则,同一品牌名,谁先提交注册申请,谁获得专用权的概率就更大。
不少创业者陷入“先做生意再补商标”的误区,却不知未注册商标时,品牌名和logo随时可能被他人抢注。一旦被抢注成功,创业者要么换品牌,前期投入付诸东流;要么面临侵权诉讼,赔偿加产品下架。
创业初期心存侥幸,觉得小公司没人会盯上,就先用品牌名做了产品包装和线上店铺装修。刚卖出几十单,就收到警告,有人已申请该商标并要求停用。
咨询后得知,若对方注册成功,就得销毁所有带品牌名的物料,损失近3万,还可能面临赔偿,前期投入险些白费。
二、真相:商标是合规通行证,早注册早安心
从法律层面来看,一旦商标注册成功,企业便拥有商标专用权。这意味着企业能够禁止他人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当遭遇侵权行为时,企业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维权,有力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如今,企业若想入驻主流电商平台或参加各类展会等都需要提供注册商标证。没有注册商标,企业在这些商业活动中可能会处处受限,错失许多发展机遇。
商标作为品牌口碑和客户信任的载体,承载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商标注册之后,企业可以通过长期的经营和市场推广,不断积累品牌价值。
商标注册虽要8-12个月,但每一步都在为公司筑防护墙。拿到注册证,不再担心品牌被抢,可安心规划推广。
三、教训:不重视商标,公司可能 “一夜回到解放前”
在热门行业里,那些有潜力的品牌名很容易被“职业抢注人”盯上,一旦被抢注,后续赎回成本或许会高达数万元;
同时,若在经营过程中无意使用了他人已注册的商标,即便自身并不知情,也可能面临被起诉的困境,进而遭受罚款、产品下架等处罚;
此外,当客户看到没有注册商标的品牌时,往往会对公司的专业性产生质疑,从而使公司错失宝贵的合作机会。
对创业者而言,确定品牌名后要立即提交商标注册,提前占“坑”;选类别时除核心产品类,关联类别也不容忽视。拿到商标注册证不是终点,而是公司稳健发展的新起点,这张承载未来的“红色证书”,值得创业者用心守护。
以上就是今天甄标分享关于《拿到商标注册证的那一刻,才真正感觉公司“活”了!》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
点击这里:https://www.zhenbiaow.com/index/index?source_type=14&admin_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