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板刚起步时,总觉得 “先把生意做起来,商标注册慢慢来”,但实际上,未注册的商标就像没上保险的车子,平时看着没事,一旦遇到问题,可能让你之前的努力全白费!
甄标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讲,用未注册商标到底藏着哪些 “一踩就炸” 的雷区。
一、苦做火的品牌,可能是别人的 “嫁衣”
不少商家花费数月筹备开店,从店铺装修到宣传推广,都使用精心选定的品牌名称。然而,当生意渐有起色时,却可能突然收到律师函,被指使用的名称是他人已注册商标,面临立即改名、停止使用并赔偿损失的要求。
商标保护遵循“注册在先”原则,而非“先用在先”。即便商家率先使用某一名称开展经营活动,但只要他人抢先完成商标注册,法律便会优先保护注册者的权益。
某小吃店老板将“老街炸串”经营得颇具规模,还开设了三家分店。可后来发现该商标早已被他人注册,最终不仅被迫更名,此前印制的包装袋、制作的广告牌等物料全部作废,老顾客也因找不到原品牌而流失近半。
二、投诉、被罚款,生意可能直接 “停摆”
未注册商标,其潜在风险远不止于被迫更名。若未注册商标与他人已注册商标高度近似,如名称雷同、图案相似等,极有可能被认定为商标侵权,所面临的后果将更为严峻。
以童装行业为例,一老板使用“小萌鸭”作为品牌名经营大半年后,遭已注册该商标公司的投诉。其店铺被平台下架,数千件库存积压无法销售,还需赔偿对方经济损失。
当下,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无论是线上开店还是线下开展加盟业务,众多平台与合作方均要求商家提供注册商标证。缺乏此证,商家可能连入驻资格都无法获取,生意开展自然无从谈起。
三、别人仿冒你的品牌,你却 “没处说理”
商家历经艰辛将品牌做大做强,却遭遇大量仿冒店铺,这些店铺使用相近的名称、相似的 logo,公然抢夺客户、破坏口碑。而由于商家未注册商标,维权之路困难重重。
某早餐店老板靠“张记包子”美味获附近居民喜爱,可不久,旁边开了家“李记张记包子”店,名称相近且刻意模仿装修,骗走不少老顾客。老板想理论,却因未注册“张记包子”商标,无法从法律上证明品牌归属,只能任生意被抢。
注册商标犹如为品牌筑牢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能有效抵御侵权行为。一旦发现品牌被仿冒,商家可凭借商标证进行投诉或起诉,工商部门会依法查处仿冒店铺,法院也会支持索赔诉求。
或许有人觉得眼下生意规模小,商标注册无需急于一时。但商标注册周期长达6-8个月,且优质品牌名日益稀缺,若不提前行动,极有可能被他人抢注。更何况,注册商标成本低廉,与可能面临的侵权赔偿、品牌折损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别再让品牌处于“裸奔”状态!及时注册商标,既能规避潜在风险,又能为生意稳健发展筑牢根基。毕竟,唯有悉心保护品牌,前期付出的一切努力才不会付诸东流。
以上就是今天甄标分享关于《还在用未注册的商标?这些雷区一踩就炸!》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
点击这里:https://www.zhenbiaow.com/index/index?source_type=14&admin_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