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板在注册商标时,总觉得 “只要名字好听、能用上就行”,压根没把 “选类别” 当回事。可等到真用起来才发现:自己卖服装的,却注册了个 “家具类” 的商标—— 最后不仅商标用不了,花出去的钱也打了水漂,这不就是 “白注册” 嘛!
甄标就为大家详细讲述在注册商标时类别到底应该怎么选,如何避开那些坑。
一、商标分类,到底是个啥?
商标分类表可类比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商品和服务综合超市”,这个超市有45个巨大的购物区(45个类别),且每个区域所涵盖的商品或服务范畴均截然不同。
其中,第1-34类构成“商品”专区。例如,第25类聚焦于“服装鞋帽”领域,涵盖各类服饰、鞋履与帽子;第29类则专注于“肉蛋奶”等食品类别,包含多种肉类、蛋类及奶制品。
而第35-45类则属于“服务”专区。以第35类为例,它主要涉及“广告销售、电商平台”等服务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精准定位自身最核心的产品或服务,明确其所属的商标类别,随后在该类别中完成商标注册,以此确立自身商标的专用权。
二、90%的人都踩过的选类别误区
(一)只选 “现在用的”,不管 “以后想做的”
不少企业主在选择商标时,往往仅聚焦于当下所经营的产品类别。如卖女装只选25类,后续拓展卖女包,才会发现女包归属于第18类。此时补再想补选类别,要么得花更多钱,要么早就被别人抢注了。
(二)“沾边就选”,浪费钱还没意义
还有人觉得 “选的类别越多越好”,比如卖奶茶的,连 “汽车维修”“法律咨询” 的类别都选上了。其实完全没必要!商标保护是 “用啥护啥”,你根本不做的业务,选了类别也没用,反而每年要多交一大笔商标管理费。
(三)只看 “大类”,忽略 “小项”
商标诸多大类下细分众多“小项”,以第25类(服装)为例,涵盖“T 恤”“外套”“鞋子”“帽子”等。若仅选25类中“T 恤”小项而未选“外套”,他人用该商标售卖外套,商标持有者无权干涉。
三、3 步教你选对类别,不花冤枉钱
第一步,需做好业务梳理。准备一张纸,将当下正在销售的产品、提供的服务详尽罗列,同时预估未来3年可能拓展的业务,一并记录下来。
第二步,要精准对应类别。无需自行盲目猜测,直接参考“商标分类表”,把列好的业务准确对应至具体类别与小项。
第三步,应重视关联类别。除自身业务涉及类别外,还需留意“易被蹭热度”的关联类别。
其实选对商标类别没那么难,关键是别偷懒、别贪多,跟着自己的业务走,该选的选全,不该选的不浪费,这样注册的商标才有用,你的品牌才能真的 “护得住”!
以上就是今天甄标分享关于《商标类别怎么选?选错等于白注册!》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
点击这里:https://www.zhenbiaow.com/index/index?source_type=14&admin_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