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商标干货 > 甄标分享丨从奶茶店到科技公司:不同规模企业买商标策略
甄标分享丨从奶茶店到科技公司:不同规模企业买商标策略
发布时间:2025-08-14 13:53:25
商标干货

商标是企业进入市场的 “通行证”,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购买商标时,需求、预算和风险承受能力大相径庭。

从街边奶茶店到大型科技公司,选对商标购买策略才能让商标真正为业务服务。

以下甄标结合不同规模企业的特点,拆解实用的购买方案。


一、小微企业:聚焦核心需求,控制成本优先

小微企业业务范围集中,资金有限,买商标需以 “够用” 为原则,避免过度投入。

这类企业的核心需求是快速获得可使用的商标,覆盖当前经营的商品或服务。

1、锁定精准类别

奶茶店需重点关注第 30 类(咖啡、茶、冰淇淋等)和第 43 类(餐饮服务),无需为不相关的类别付费。

例如某连锁奶茶品牌初期仅购买第 30 类商标,专注于杯装饮品销售,待拓展线下门店后再补充第 43 类,既节省成本又贴合业务节奏。

2、优先选择 “现成商标”

注册新商标往往需要 8-12 个月,而购买已注册成功的商标可即买即用,避免因商标未到位影响开业。

在交易时重点核查商标是否处于有效状态、有无被他人提出异议,同时要求卖家提供完整的使用证据,确保权利稳定。

3、控制预算

拒绝 “溢价热词”,部分小微企业迷信网络热词或谐音梗商标,但这类商标可能存在注册风险(如缺乏显著性),且转让价格虚高。

不如选择寓意清晰、易记的原创词汇,例如 “暖饮时光”“街角甜铺” 等,既符合行业调性,又能降低后期纠纷概率。

二、中等规模企业:布局关联类别,构建防御体系

当企业进入扩张期,业务开始向上下游延伸,商标策略需从 “单一使用” 转向 “防御 + 拓展”。

这类企业需在核心类别之外,布局关联领域,防止他人抢注造成品牌混淆。

例如某区域性烘焙品牌,除核心第 30 类(糕点)外,还需购买第 35 类(广告宣传、特许经营)用于连锁加盟业务;第 43 类(餐饮服务)应对可能开设的堂食门店。

通过多类别布局,形成品牌保护网,避免竞争对手在相关领域 “搭便车”。

在商标选择上,中等规模企业可考虑 “有一定知名度的二手商标”。

这类商标经过前期使用,已积累部分消费者认知,接手后可缩短品牌培育周期。

三、大型企业:构建商标矩阵,兼顾战略储备

大型企业业务多元,品牌价值高,商标购买需上升到 “战略层面”,既要保护现有业务,也要为未来布局预留空间。

某互联网科技企业,核心业务涉及第 9 类(软件、电子设备)和第 42 类(技术研发);

但同时会购买第 35 类(线上广告)、第 38 类(通讯服务)、第 45 类(在线社交)等关联类别,甚至注册与主商标近似的 “防御商标”,防止他人模仿。

若有出海计划,需提前在目标市场国家 / 地区收购或注册商标,避免遭遇 “商标抢注” 导致海外业务受阻。

大型企业还可通过 “收购商标权 + 孵化新品牌” 的方式构建商标矩阵。

例如某科技集团,除主品牌外,通过收购不同领域的细分商标,分别用于高端产品线、年轻消费群体市场,实现品牌差异化运营。

在交易中,需借助专业团队进行商标价值评估,包括其法律稳定性、市场认可度、未来增值空间等,确保每笔投入都与企业战略匹配。

从几平米的奶茶店到横跨多领域的科技巨头,商标购买的核心逻辑始终是 “匹配自身规模与需求”。

小微企业求 “快” 求 “稳”,大企业谋 “全” 谋 “远”,一个合适的商标不仅是合规经营的前提,更是品牌长久发展的基石。

以上就是甄标今天分享关于从从奶茶店到科技公司:不同规模企业买商标策略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

点击这里:https://www.zhenbiaow.com/index/index?source_type=16&admin_id=0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我们。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
上一篇:甄标分享 | 商标转让的适用场景盘点,创业者必看! 下一篇:甄标分享 | 商标注册只需300元?小心这些隐藏费用!
欢迎登录
captcha
获取验证码
点击登录/注册表示已阅读并同意服务条款
captcha
忘记密码?
点击登录/注册表示已阅读并同意服务条款
免费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captcha
获取验证码
点击注册表示已阅读并同意服务条款
忘记密码
captcha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