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商标干货 > 甄标分享丨想让商标更值钱?注册时做好这一步很关键
甄标分享丨想让商标更值钱?注册时做好这一步很关键
发布时间:2025-07-18 15:47:53
商标干货

在品牌经济时代,商标早已超越“标识”的简单定义,成为企业核心资产之一。

从可口可乐的“红色弧形瓶”到苹果的“被咬一口的苹果”,一个高价值商标不仅能降低营销成本,更能撬动亿万级市场。

许多企业花费大量精力设计商标、申请注册,最终却因忽视关键环节,导致商标价值大打折扣。

事实上,商标是否“值钱”,从注册时的第一步就已埋下伏笔。

一、商标类别布局决定资产上限

商标价值的核心在于“独占性”与“市场覆盖度”。

一个仅注册在第9类(电子设备)的商标,若企业未来拓展至第35类、第41类,则可能因未提前布局而面临被他人抢注的风险,甚至被迫高价回购或更名,直接损害品牌资产。

案例1:小米的“生态链布局”

小米科技在注册时,不仅覆盖手机(第9类)、广告(第35类)等核心类别,还提前布局了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如第7类、第10类、第28类)。

这种“前瞻性布局”使其生态链品牌(如米家、紫米)得以快速扩张,商标价值随业务增长飙升至数百亿元。

案例2:新东方教培转型的代价

“双减”政策下,新东方被迫转型直播电商,其核心商标“新东方”仅注册在教育相关类别(第41类),未提前布局第35类(广告销售)、第29类(食品)等电商必需类别。

尽管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补救,但时间与资金成本大幅增加,商标价值因“被动调整”而缩水。

二、注册时如何科学布局商标类别?

1、核心类别:覆盖主营业务

根据《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企业需首先注册与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类别。例如:

餐饮企业:第43类(餐饮服务)、第30类(咖啡、茶)、第32类(啤酒饮料);

服装企业:第25类(服装鞋帽)、第18类(皮具箱包)、第26类(饰品配件);

科技企业:第9类(电子设备)、第42类(技术研发)、第38类(信息传输)。

2、防御类别:阻断他人“搭便车”,降低侵权风险

通过注册近似商标或关联类别,防止竞争对手“蹭热度”。例如:

阿里巴巴注册“阿里爸爸”“阿里妈妈”等家族商标,形成品牌矩阵;

老干妈注册“老干爹”“老干娘”等近似商标,避免消费者混淆。

3、未来类别:预判业务延伸,抢占“价值洼地”

结合行业趋势与企业战略,提前布局潜在增长领域。例如:

新能源汽车企业:除第12类(车辆)外,还需注册第9类(电池)、第42类(自动驾驶技术);

医美企业:除第44类(医疗服务)外,可布局第3类(化妆品)、第35类(广告营销)。

三、避开这3个“雷区”,让商标价值翻倍

雷区1:贪便宜选择“全类注册”

全类注册(覆盖45个类别)费用高昂(约2-3万元),且需持续维护(如每10年续展)。

对初创企业而言,优先覆盖核心与防御类别,待业务成熟后再逐步扩展更划算。

雷区2:忽视“跨类保护”规则

某些商品/服务虽分属不同类别,但消费者易产生关联认知(如“玩具”与“动画节目”)。

此时需通过“跨类保护”或注册联合商标(如“迪士尼”在玩具、服装、影视等多类别注册)实现全面防御。

雷区3:未及时更新商标布局

企业业务调整或行业技术革新时,需动态优化商标类别。例如:

字节跳动从“今日头条”(第9类、第41类)扩展至“抖音”(第35类、第41类、第45类),覆盖短视频、直播、社交等全链条;

传统零售企业转型新零售时,需补充第39类(物流配送)、第42类(电商平台开发)等类别。

一个科学规划的商标布局,不仅能为企业节省巨额维权成本,更能成为品牌扩张的“隐形加速器”。

从注册时的第一步开始,以“长期主义”视角审视商标类别选择,让每一分注册费都转化为未来的品牌资产。

以上就是甄标今天分享关于从想让商标更值钱?注册时做好这一步很关键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

点击这里:https://www.zhenbiaow.com/index/index?source_type=16&admin_id=0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我们。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
上一篇:甄标分享 | 创业第一步不是找客户,而是商标注册! 下一篇:甄标分享 | 警惕!商标转让中选择这3种标可能血本无归
欢迎登录
captcha
获取验证码
点击登录/注册表示已阅读并同意服务条款
captcha
忘记密码?
点击登录/注册表示已阅读并同意服务条款
免费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captcha
获取验证码
点击注册表示已阅读并同意服务条款
忘记密码
captcha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