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价钱买到心仪的商标,以为签了合同就能马上打包装修、印包装?
千万别急!商标转让不是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么简单,少了这几步后续操作,可能白花钱还惹麻烦。
一、必须等 “生效凭证”,否则用了也白用
商标转让签完合同、付了钱,只是完成了交易的第一步,此时商标还不算真正 “过户”。
按照规则,只有拿到商标局出具的《核准转让证明》,你才是法律认可的商标权利人,这之前贸然使用,可能踩两个大坑:
1、 “重复转让” 风险
曾有商家买了商标后没等凭证就先用,结果发现卖家同时把商标卖给了另一家公司,两家都在使用,最终通过法律判定归属,前前后后耗了 8 个月,新店开业计划全被打乱。
2、被认定 “非法使用”
若原商标存在未披露的问题(如已被他人提出撤销申请),没拿到凭证就用,一旦商标最终被判定无效,你的使用行为可能被视为 “侵权”。
某服装店主就吃过这亏,用了转让中的商标生产衣服,后来商标因原主人连续三年未使用被撤销,导致这批货全成了 “无标产品”,损失近 10 万元。
正确的做法是:签合同后先耐心等待,一般提交转让申请后 1个月会收到《受理通知书》,3-5个月能拿到《核准转让证明》。
拿到证明前,可先做筹备工作,但别在产品、店铺招牌上正式使用商标。
二、拿到凭证后,先做 “信息更新” 三件事
拿到《核准转让证明》,只是拥有了商标权,要让商标真正能用、好用,这三件事必须马上做:
1、合并不动产证明
商标原有的《注册证》和新拿到的《核准转让证明》要一起保存,这两个文件共同构成完整的权利凭证。
如果觉得分开保管麻烦,可向相关机构申请换发新的《注册证》,把权利人信息更新成自己的,后续维权、合作时更方便出示。
2、同步更新所有关联信息
如果商标之前用于包装、官网、店铺招牌,要尽快把上面的原权利人信息换成自己的;
在电商平台入驻的,需联系平台客服更新商标持有人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符被下架。
某零食品牌就因没及时更新平台信息,转让后店铺被临时冻结,错过促销旺季,损失了 30% 的月销量。
3、留存转让全过程证据
把转让合同、付款凭证、《核准转让证明》等文件扫描存档,原件放在安全的地方。
这些证据在后续遇到侵权纠纷、商标续展时都可能用到,尤其是转让价格较高的商标,建议做个公证备份。
三、长期使用要做 “维护计划”
商标到手后不是一劳永逸,这几个维护动作决定了商标能否长期 “为你所用”:
1、定期查 “状态”
每年至少查一次商标状态,看看有没有被他人提出异议、撤销申请。
可通过官方系统输入商标号查询,一旦发现异常,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材料。
曾有餐饮企业买了商标后没关注状态,被竞争对手以 “连续三年未使用” 申请撤销,因没及时答辩,商标最终被收回。
2、记准 “续展时间”
商标有有效期,到期前 12 个月要申请续展,超期后有 6 个月宽展期,但宽展期费用更高。
某奶茶品牌就因记错续展时间,多花了 2000 元宽展费,还差点因拖延导致商标失效。
建议在手机日历设置提醒,提前 6 个月就准备续展材料。
3、规范使用别 “越界”
商标核准的使用范围在《注册证》上写得很清楚,比如买的 25 类商标只包含 “T 恤”,就不能用在 “鞋子” 上。
擅自扩大使用范围,可能被他人投诉,甚至面临商标被撤销的风险。如果想在其他品类使用,需另外申请注册。
尤其是中小企业,好不容易花重金买个商标,别让后续操作的小疏忽影响了品牌发展。
以上就是甄标今天分享关于从商标转让后不能直接用?这些后续操作缺一不可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