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在创业路上,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商标。可忙活半天提交注册申请,结果却收到驳回通知,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心情。商标注册被驳回并非毫无规律,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踩了一些常见的 “坑”。
甄标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避开这3个坑,能让商标注册成功率提升 80%。
一、商标近似度高
商标注册申请中,若拟注册商标与已注册商标近似且足以引发消费者混淆误认,大概率会被驳回。如“苹果”商标在电子产品类别注册后,“红苹果”“小苹果”等变体商标因显著近似且指向同类商品或服务,难通过实质审查。
此情形可类比于商业标识的区位竞争:若某地域已存在具有市场知名度的“老张面馆”,后续经营者在邻近位置开设“小张面馆”,会造成消费者认知混淆。商标审查制度正是通过禁止此类混淆性标识的共存,维护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
商标命名策略应遵循三点原则:强化原创性设计,避免与在先商标有关联要素;建立检索机制,排查拟用商标注册情况;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对商标注册可行性进行研判。通过前置防控,规避注册障碍,保障品牌战略实施。
二、商标缺乏显著性
商标显著性是商标获注册与受保护的核心,它让商标能被消费者快速识别,区分出对应的商品或服务来源,具备“标识源”的能力,如看到“可口可乐”就能联想到特定碳酸饮料及公司。
在注册中,缺乏显著性的标识往往难以获得法律认可。像“好吃的饼干”等是对商品特性的通用描述,过于宽泛普通,无法建立专属标识关联;简单几何图形、常见姓氏因日常频繁使用,难与特定商品或服务形成唯一对应,就像常见人名难突出个体独特性,都不符合显著性标准。
商标命名时要用心,名称要有独特含义,避开通用描述词;设计要注重独特,通过独特图形、色彩等增强辨识度,如此商标才有显著性,利于品牌建设保护。
三、商标涉及敏感内容
商标局对商标注册审查严格,以维护国家尊严、社会公共利益与市场秩序。依据法规,与国家名称、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相关标识,因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禁止用于商标注册,如“中国牌”“国旗图案”类申请必被驳回。
带有欺骗性、易使公众误认商品特点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标识,也不具商标资格。“暴力玩具”违背公序良俗,这类申请会被驳回。
商标在市场有识别区分作用,设计和使用须守法循规。企业设计商标要知法守法,避开敏感内容,勿存侥幸,否则会面临法律风险与声誉损失。
商标注册并没有那么难,只要避开这3个坑就能显著提升成功率。如果觉得自己注册太麻烦,或者担心把握不好尺度,也可以考虑通过甄标商标转让平台购买现成的商标,这样更省时省力,还能避免注册被驳回的风险。
以上就是今天甄标分享关于《商标注册总被驳回?避开这3个坑,成功率提升80%!》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