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食品生意的老板们,买个现成的商标能省不少事,但要是不小心买到 “僵尸商标”,可就麻烦了。这种商标看似能用,实则存在许多潜在风险,比如随时可能被撤销,到时候前期投入全打水漂。
一、查商标状态,认准 “在册有效”
在购买商标前,需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核查目标商标法律状态。正常商标应显示为“注册商标”且状态“有效”;若出现“撤销程序中”“无效宣告中”“已注销”等,则表明商标权利存疑或已失效,建议谨慎评估、避免交易。
商标有效状态如同商品保质期,是核心指标,对权利不稳定或有效期将届满未续展的商标,需谨慎对待,以防引发法律纠纷。
二、看注册时间,避开 “沉睡多年”
若食品商标注册超五年,却无公开使用证据,如包装、宣传、销售凭证等,很可能沦为“僵尸商标”。
根据《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连续三年无正当理由未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可申请撤销。
若企业贸然接手此类商标,可能短期内就被以“三年不使用”为由申请撤销,导致权利丧失、投入打水漂。
因此在商标转让时,建议优先选近三年有清晰、完整使用证据的商标,规避风险与损失。
三、查使用证据,必须 “真实可追溯”
商标交易时,买方应要求卖方提供近三年内该商标的实质性使用证据,如带商标标识的食品包装图、销售合同及发票、进货单、电商平台销售记录等。
所有证据须严格对应拟转让商标的核定使用类别。例如,若买第30类咖啡商标,卖方提供的应是咖啡类产品相关记录,第29类肉类等无关类别的材料无效。
这如同牛肉干质检报告须对应具体产品,其他零食报告不能替代。买方要严格审核证据的完整性与类别匹配度,规避风险纠纷。
四、近似商标,警惕 “家族式闲置”
有些商标本身看起来没问题,但它的 “近似商标” 早就被弃用或撤销了,这种也可能有风险。
比如你想买 “XX 面包”,结果发现 “XX 蛋糕”“XX 饼干” 这些近似商标都没在用,后续可能会被别人抢注,影响你的品牌发展。
就像开餐馆,不光要自己家店没问题,也要地方周围出现容易让人混淆的 “山寨店”,不然生意肯定受影响。
五、找专业平台,让 “行家” 把把关
在商标交易中,若自身对商标状况难以准确判断,建议选择正规可靠的商标转让平台开展交易。
正规平台具备专业的审核能力,会针对目标商标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核查,如同食品行业的专业质检员,严格把控商标质量。通过正规平台交易,能有效避免买到存在风险的“问题商标”,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买食品商标是为了给生意铺路,不是给自己挖坑。记住这5招,多花点时间核查,才能买到放心的商标。要是觉得麻烦,也可以找专业人士帮忙,毕竟选对一个好商标,能让你的食品生意少走很多弯路,稳稳当当赚钱才是正经事!
以上就是今天甄标分享关于《食品商标转让怕踩雷?5招教你避开“僵尸商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