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标注册过程中,取名是影响通过率的关键一步,很多人凭感觉取名,忽视了其中的规则,最终导致注册失败。
其实掌握取名的门道,能大幅提高成功率。下面甄标就来聊聊那些决定商标注册通过率的取名规则。
一、避开禁用元素,筑牢注册基础
商标名称首先要避开一些绝对不能使用的元素,这是注册的基本前提,一旦涉及,注册申请会直接被否决。
1、不使用特殊标志性元素
与特定标志性图案、旗帜、徽记等相关的名称不能作为商标。
这些元素具有特殊意义,为大众所共同尊重,若被用于商标,会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曾有商家想注册包含特殊标志性图案相关的名称,因不符合规定而被驳回。
2、不使用具有欺骗性或不良含义的名称
如果商标名称容易让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产地、功能等产生错误认知,或者带有低俗、暴力、歧视等不良含义,也无法通过注册。
例如某款保健产品取名 “百病消”,明显夸大了产品功效,带有欺骗性,自然无法注册;还有些名称包含不文明词汇,显然也不符合要求。
取名时,要提前了解哪些元素属于禁用范畴,从源头避免使用,确保商标名称在合规性上没有问题。
二、具备显著特征,增强识别性
商标的显著特征是其区别于其他商品或服务的核心,缺乏这一特征,注册通过率会大打折扣。
一个有显著特征的商标名称,能让消费者快速记住并与其他品牌区分开。
1、避开行业通用名称
行业内大家都在使用的通用名称不能作为商标,因为它无法体现商品或服务的独特性。
比如餐饮行业的 “火锅”“面条”,服装行业的 “衬衫”“裤子”,这些词汇属于通用名称,不能被某一家企业独占。
曾有咖啡馆想注册 “咖啡屋” 作为商标,就因 “咖啡屋” 是通用名称,缺乏显著特征而失败。
2、打造独特名称
可以通过创造全新词汇、组合不同词汇或赋予常用词汇新含义等方式,让商标名称更具独特性。
像 “海尔”“华为” 都是创造的全新词汇,独特且易记;“老干妈” 则是给日常词汇赋予了新的特定含义,同样具有很强的识别度。
取名时,要跳出通用词汇的局限,结合自身品牌定位和产品特点,设计出既独特又能体现品牌内涵的名称,增强商标的显著特征。
三、避免近似冲突,降低驳回风险
商标近似是导致注册失败的常见原因,很多商标名称因为和已注册的商标过于相似而被驳回。
因此,取名时要做好查询,避免近似冲突。
1、全面查询,排查近似名称
确定商标名称后,要通过正规的商标查询渠道进行全面检索,不仅要查相同的名称,还要排查读音、字形、含义相近的名称。
比如 “娃哈哈” 和 “娃呀呀”,读音相近,容易让消费者混淆,就可能被判定为近似商标。
某企业想注册 “乐哈哈” 作为饮料商标,查询后发现已有相同名称在同类商品上注册,只能放弃。
2、突出差异,设计独特名称
如果查询到有近似商标,可对名称进行修改,增加独特元素,使其与近似商标形成明显区别。
比如在原有名称前加上有特色的前缀,或改变名称的读音、字形等。
一家企业原本想注册 “阳光” 作为化妆品商标,查询到有近似名称后,改为 “阳光海岸”,增加了地域元素,有效避免了近似冲突,最终注册成功。
商标注册取名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这些规则直接影响着注册通过率。
如果您需要进行商标注册、商标转让,还是进一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