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许多人往往没有充分重视对商标类别的选择,常常忽略类别的选择,结果花了不少钱,商标却用不上,甚至导致侵权风险!
甄标就来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精准避雷,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商标类别!
一、商标类别
商标类别是指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不同领域和性质,通过将商标注册申请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商标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进行操作,而这份表格则是基于国际《尼斯协定》制定的。
二、三步搞定商标类别选择
(一)明确核心业务
首先要确定企业目前主要经营的商品或服务所属的类别,要搞清楚自己的核心业务是什么。
如果你开餐厅,那第 43 类(餐饮住宿)就是必选项;要是做服装生意,第 25 类(服装鞋帽)肯定不能少。
对于提供多种商品或服务的企业,要根据业务的重要性和市场影响力来确定核心类别。
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其核心类别可能包括第35类(商业经营、商业管理等服务),也可能涉及第29类(食品)等商品类别。
(二)考虑关联业务
在为企业或产品规划长远发展时,为了确保品牌的全面保护以及未来可能的市场拓展需求,需要精心选择与品牌核心类别紧密相关的其他类别进行商标注册。
通过深入分析品牌的核心业务领域及其潜在的扩展方向,识别出那些与主要类别密切相关但尚未覆盖的细分领域。
以化妆品企业为例,其核心类别是第3类(化妆品、洗发水等),但同时可以考虑注册第35类(商业经营服务,用于品牌推广和销售管理)、第44类(医疗、美容服务)等类别。
对于那些充满创新精神并且积极追求多元化发展的企业而言,拓展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各类新兴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一家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智能健身设备,其核心类别可能是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设备等)。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可能会提供相关的健身课程和咨询服务,所以第41类(教育、娱乐服务,用于健身课程)等类别也需要考虑注册。
(三)防御性注册
为了不让别人在不相关的领域注册和我们品牌一样或者相似的商标,进而给品牌带来负面影响,可以采取防御性注册的办法。
为了避免消费者被误导,可口可乐公司进行防御性注册,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好好维护品牌的整体形象和好名声。
防御性注册到底涵盖哪些范围,得综合考虑企业品牌知名度、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还有预算这些情况。对于知名品牌,防御性注册的类别可能会更多;而对于一些初创品牌,可能先集中在核心类别和相关类别,随着品牌的发展再逐步拓展防御性注册的范围。
二、商标注册类别选择的注意事项
(一)准确描述商品或服务
在挑选商标注册类别的时候,得认真研读《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把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描述得精准无误。
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里,第25类明确给“服装”分了类。要是企业卖的不是普通服装,而是像“医用防护服”这种有特殊用途的服装,还得注册第10类医疗器械商标。
对于一些新兴的商品或服务,可能在区分表中没有明确的对应分类时,应依据商品或服务的自身性质、具体功能以及实际用途这些关键因素,向商标局详细说明商品的具体情况,以便商标局准确判断分类。
(二)关注类别之间的交叉和相似性
在对各类别进行研究或分析时,应当特别关注类别之间的交叉现象以及它们彼此间的相似性。这种交叉可能表现为某些特征或属性在多个类别中共存,而相似性则体现在不同类别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或重叠。
第25类的服装和第18类的皮革制品(如皮衣、皮包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有相似性。如果企业的商标用于皮衣,那么在第25类和第18类都需要考虑注册。
(三)考虑国际商标注册需求
要是企业打算开拓国际市场,那可得提前把商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注册类别问题考虑周全,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各自的商标分类体系。
企业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工作时,一定要依据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具体规定,精准挑选合适的注册类别。
注册商标时要优先注册核心业务类别,避免资金浪费;同时前瞻性地布局相关类别,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最关键的是,购买商标前务必仔细核对类别与自身需求的匹配度,确保商标保护精准有效。
以上就是今天甄标分享关于《商标注册类别怎么选?选错可能白花钱!》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帮助